顶进箱涵模具由刚性滑板跌入柔性地层时,与地层接触处底板受到弹性地基反力集度最大,后面逐渐变小,因而地基的压缩沉陷值前端大,后面逐渐减小,使箱涵模具产生前端下叩现象。箱涵模具受到两种力矩的共同作用。
(3)箱涵模具尾端脱离滑板、完全进入土中时,此时O点已移至箱涵模具底板后端点处,Mk和Mt的基本因素没有变化,如果地基土质不是极差、挖土方式也没有失误的情况下,该阶段的变化不会十分显著。
2 引起箱涵模具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
有经验可知,在箱涵模具的顶推过程中,只要土质均匀、顶进设备安放对称,在顶进过程中及时测量和注意纠偏,平面偏移是可以控制的。箱涵模具的高程变化却难以控制,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箱涵模具,一旦出现较大的高差偏移,想纠正也是很困难的。影响箱涵模具顶进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有:
(1)箱涵模具的自身形状:长细型和短宽型两种不同的箱涵模具在入土时(特别是在软土地基中)会有不同的反应。长细型的纵向稳定性较好,不容易发生高程变化,如果一旦形成偏差,想纠正也极其困难,甚至根本无法纠正;反之,短宽型箱涵模具的稳定性较差,但灵敏度相对较高,所以在纠偏时容易受到明显的效果。
(2)箱涵模具顶部有无覆盖土:有无覆盖土决定了有无箱涵模具顶板摩阻力。覆土大时不仅顶板摩阻力增加,而且箱涵模具侧面摩阻力也随之增大,往往使箱涵模具在顶进过程中发生抬头现象,在质地坚硬的地基中要警惕箱涵模具的“上窜”现象;无覆盖土的箱涵模具没有这种现象。
(3)箱涵模具基底的土质条件:土质因素对箱涵模具高程变化的影响极为显著。在质地坚硬的地基中,箱涵模具重心超过滑板前端时,不宜发生叩头现象;反之在质地松软的地基中,箱涵模具重心超出滑板前端进入软土时,需要注意这种变化,尤其在地下水丰富时,更应加倍注意。对叩头值应有充分的估计,必要时应事先给予“预抬值”。
(4)箱涵模具前端的刃角构造形式:通常有两种刃角的构造形式,一种是箱涵模具自身的刃角,即与箱涵模具浇注一体的混凝土形式;另一种是在箱涵模具前端的钢制附加形式。前者的刃角体积大,使整个结构的重心前移,产生前叩作用,较短较宽的箱涵模具不宜采用,在软土地基中也不宜采用,而且这种刃角在顶进完毕后处理也较费事。钢刃角重量较轻,无叩头因素产生,但在加工上费时间,且刚度不可太柔。
(5)开挖面的开挖形式:箱涵模具顶进时的挖土方式、部位、超挖欠挖等都要事先充分研究。在基地坚硬、水分少的地基上,无纠偏要求的箱涵模具,可适当扩大开挖范围;有纠偏要求基底,箱涵模具底板前方的土体保留和带土顶进(即欠挖),会使箱涵模具下叩。